Python3 运算符 装载自:https://www.cnblogs.com/cisum/p/8064222.html

Python3 运算符


什么是运算符?

本章节主要说明Python的运算符。举个简单的例子 4 +5 = 9 。 例子中,45 被称为操作数,"+" 称为运算符。

Python语言支持以下类型的运算符:

接下来让我们一个个来学习Python的运算符。


Python算术运算符

以下假设变量a为10,变量b为21:

运算符描述实例
+加 - 两个对象相加a + b 输出结果 31
-减 - 得到负数或是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a - b 输出结果 -11
*乘 - 两个数相乘或是返回一个被重复若干次的字符串a * b 输出结果 210
/除 - x 除以 yb / a 输出结果 2.1
%取模 - 返回除法的余数b % a 输出结果 1
**幂 - 返回x的y次幂a**b 为10的21次方
//取整除 - 返回商的整数部分9//2 输出结果 4 , 9.0//2.0 输出结果 4.0

以下实例演示了Python所有算术运算符的操作:

实例(Python 3.0+)

#!/usr/bin/python3
 
a = 21
b = 10
c = 0
 
c = a + b
print ("1 - c 的值为:", c)
 
c = a - b
print ("2 - c 的值为:", c)
 
c = a * b
print ("3 - c 的值为:", c)
 
c = a / b
print ("4 - c 的值为:", c)
 
c = a % b
print ("5 - c 的值为:", c)
 
# 修改变量 a 、b 、c
a = 2
b = 3
c = a**b 
print ("6 - c 的值为:", c)
 
a = 10
b = 5
c = a//b 
print ("7 - c 的值为:", c)

以上实例输出结果:

1 - c 的值为: 31
2 - c 的值为: 11
3 - c 的值为: 210
4 - c 的值为: 2.1
5 - c 的值为: 1
6 - c 的值为: 8
7 - c 的值为: 2

Python比较运算符

以下假设变量a为10,变量b为20:

运算符描述实例
==等于 - 比较对象是否相等(a == b) 返回 False。
!=不等于 - 比较两个对象是否不相等(a != b) 返回 True。
>大于 - 返回x是否大于y(a > b) 返回 False。
<小于 - 返回x是否小于y。所有比较运算符返回1表示真,返回0表示假。这分别与特殊的变量True和False等价。注意,这些变量名的大写。(a < b) 返回 True。
>=大于等于 - 返回x是否大于等于y。(a >= b) 返回 False。
<=小于等于 - 返回x是否小于等于y。(a <= b) 返回 True。

以下实例演示了Python所有比较运算符的操作:

实例(Python 3.0+)

#!/usr/bin/python3
 
a = 21
b = 10
c = 0
 
if ( a == b ):
   print ("1 - a 等于 b")
else:
   print ("1 - a 不等于 b")
 
if ( a != b ):
   print ("2 - a 不等于 b")
else:
   print ("2 - a 等于 b")
 
if ( a < b ):
   print ("3 - a 小于 b")
else:
   print ("3 - a 大于等于 b")
 
if ( a > b ):
   print ("4 - a 大于 b")
else:
   print ("4 - a 小于等于 b")
 
# 修改变量 a 和 b 的值
a = 5;
b = 20;
if ( a <= b ):
   print ("5 - a 小于等于 b")
else:
   print ("5 - a 大于  b")
 
if ( b >= a ):
   print ("6 - b 大于等于 a")
else:
   print ("6 - b 小于 a")

以上实例输出结果:

1 - a 不等于 b
2 - a 不等于 b
3 - a 大于等于 b
4 - a 大于 b
5 - a 小于等于 b
6 - b 大于等于 a

Python赋值运算符

以下假设变量a为10,变量b为20:

运算符描述实例
=简单的赋值运算符c = a + b 将 a + b 的运算结果赋值为 c
+=加法赋值运算符c += a 等效于 c = c + a
-=减法赋值运算符c -= a 等效于 c = c - a
*=乘法赋值运算符c *= a 等效于 c = c * a
/=除法赋值运算符c /= a 等效于 c = c / a
%=取模赋值运算符c %= a 等效于 c = c % a
**=幂赋值运算符c **= a 等效于 c = c ** a
//=取整除赋值运算符c //= a 等效于 c = c // a

以下实例演示了Python所有赋值运算符的操作:

实例(Python 3.0+)

#!/usr/bin/python3
 
a = 21
b = 10
c = 0
 
c = a + b
print ("1 - c 的值为:", c)
 
c += a
print ("2 - c 的值为:", c)
 
c *= a
print ("3 - c 的值为:", c)
 
c /= a 
print ("4 - c 的值为:", c)
 
c = 2
c %= a
print ("5 - c 的值为:", c)
 
c **= a
print ("6 - c 的值为:", c)
 
c //= a
print ("7 - c 的值为:", c)

以上实例输出结果:

1 - c 的值为: 31
2 - c 的值为: 52
3 - c 的值为: 1092
4 - c 的值为: 52.0
5 - c 的值为: 2
6 - c 的值为: 2097152
7 - c 的值为: 99864

Python位运算符

按位运算符是把数字看作二进制来进行计算的。Python中的按位运算法则如下:

下表中变量 a 为 60,b 为 13二进制格式如下:

a = 0011 1100

b = 0000 1101

-----------------

a&b = 0000 1100

a|b = 0011 1101

a^b = 0011 0001

~a  = 1100 0011
运算符描述实例
&按位与运算符:参与运算的两个值,如果两个相应位都为1,则该位的结果为1,否则为0(a & b) 输出结果 12 ,二进制解释: 0000 1100
|按位或运算符:只要对应的二个二进位有一个为1时,结果位就为1。(a | b) 输出结果 61 ,二进制解释: 0011 1101
^按位异或运算符:当两对应的二进位相异时,结果为1(a ^ b) 输出结果 49 ,二进制解释: 0011 0001
~按位取反运算符:对数据的每个二进制位取反,即把1变为0,把0变为1。~x 类似于 -x-1(~a ) 输出结果 -61 ,二进制解释: 1100 0011, 在一个有符号二进制数的补码形式。
<<左移动运算符:运算数的各二进位全部左移若干位,由"<<"右边的数指定移动的位数,高位丢弃,低位补0。a << 2 输出结果 240 ,二进制解释: 1111 0000
>>右移动运算符:把">>"左边的运算数的各二进位全部右移若干位,">>"右边的数指定移动的位数a >> 2 输出结果 15 ,二进制解释: 0000 1111

以下实例演示了Python所有位运算符的操作:

实例(Python 3.0+)

#!/usr/bin/python3
 
a = 60            # 60 = 0011 1100 
b = 13            # 13 = 0000 1101 
c = 0
 
c = a & b;        # 12 = 0000 1100
print ("1 - c 的值为:", c)
 
c = a | b;        # 61 = 0011 1101 
print ("2 - c 的值为:", c)
 
c = a ^ b;        # 49 = 0011 0001
print ("3 - c 的值为:", c)
 
c = ~a;           # -61 = 1100 0011
print ("4 - c 的值为:", c)
 
c = a << 2;       # 240 = 1111 0000
print ("5 - c 的值为:", c)
 
c = a >> 2;       # 15 = 0000 1111
print ("6 - c 的值为:", c)

以上实例输出结果:

1 - c 的值为: 12
2 - c 的值为: 61
3 - c 的值为: 49
4 - c 的值为: -61
5 - c 的值为: 240
6 - c 的值为: 15

Python逻辑运算符

Python语言支持逻辑运算符,以下假设变量 a 为 10, b为 20:

运算符逻辑表达式描述实例
andx and y布尔"与" - 如果 x 为 False,x and y 返回 False,否则它返回 y 的计算值。(a and b) 返回 20。
orx or y布尔"或" - 如果 x 是 True,它返回 x 的值,否则它返回 y 的计算值。(a or b) 返回 10。
notnot x布尔"非" - 如果 x 为 True,返回 False 。如果 x 为 False,它返回 True。not(a and b) 返回 False

以上实例输出结果:

实例(Python 3.0+)

#!/usr/bin/python3
 
a = 10
b = 20
 
if ( a and b ):
   print ("1 - 变量 a 和 b 都为 true")
else:
   print ("1 - 变量 a 和 b 有一个不为 true")
 
if ( a or b ):
   print ("2 - 变量 a 和 b 都为 true,或其中一个变量为 true")
else:
   print ("2 - 变量 a 和 b 都不为 true")
 
# 修改变量 a 的值
a = 0
if ( a and b ):
   print ("3 - 变量 a 和 b 都为 true")
else:
   print ("3 - 变量 a 和 b 有一个不为 true")
 
if ( a or b ):
   print ("4 - 变量 a 和 b 都为 true,或其中一个变量为 true")
else:
   print ("4 - 变量 a 和 b 都不为 true")
 
if not( a and b ):
   print ("5 - 变量 a 和 b 都为 false,或其中一个变量为 false")
else:
   print ("5 - 变量 a 和 b 都为 true")

以上实例输出结果:

1 - 变量 a 和 b 都为 true
2 - 变量 a 和 b 都为 true,或其中一个变量为 true
3 - 变量 a 和 b 有一个不为 true
4 - 变量 a 和 b 都为 true,或其中一个变量为 true
5 - 变量 a 和 b 都为 false,或其中一个变量为 false

Python成员运算符

除了以上的一些运算符之外,Python还支持成员运算符,测试实例中包含了一系列的成员,包括字符串,列表或元组。

运算符描述实例
in如果在指定的序列中找到值返回 True,否则返回 False。x 在 y 序列中 , 如果 x 在 y 序列中返回 True。
not in如果在指定的序列中没有找到值返回 True,否则返回 False。x 不在 y 序列中 , 如果 x 不在 y 序列中返回 True。

以下实例演示了Python所有成员运算符的操作:

实例(Python 3.0+)

#!/usr/bin/python3
 
a = 10
b = 20
list = [1, 2, 3, 4, 5 ];
 
if ( a in list ):
   print ("1 - 变量 a 在给定的列表中 list 中")
else:
   print ("1 - 变量 a 不在给定的列表中 list 中")
 
if ( b not in list ):
   print ("2 - 变量 b 不在给定的列表中 list 中")
else:
   print ("2 - 变量 b 在给定的列表中 list 中")
 
# 修改变量 a 的值
a = 2
if ( a in list ):
   print ("3 - 变量 a 在给定的列表中 list 中")
else:
   print ("3 - 变量 a 不在给定的列表中 list 中")

以上实例输出结果:

1 - 变量 a 不在给定的列表中 list 中
2 - 变量 b 不在给定的列表中 list 中
3 - 变量 a 在给定的列表中 list 中

Python身份运算符

身份运算符用于比较两个对象的存储单元

运算符描述实例
isis 是判断两个标识符是不是引用自一个对象x is y, 类似 id(x) == id(y) , 如果引用的是同一个对象则返回 True,否则返回 False
is notis not 是判断两个标识符是不是引用自不同对象x is not y , 类似 id(a) != id(b)。如果引用的不是同一个对象则返回结果 True,否则返回 False。

注:id() 函数用于获取对象内存地址。

以下实例演示了Python所有身份运算符的操作:

实例(Python 3.0+)

#!/usr/bin/python3
 
a = 20
b = 20
 
if ( a is b ):
   print ("1 - a 和 b 有相同的标识")
else:
   print ("1 - a 和 b 没有相同的标识")
 
if ( id(a) == id(b) ):
   print ("2 - a 和 b 有相同的标识")
else:
   print ("2 - a 和 b 没有相同的标识")
 
# 修改变量 b 的值
b = 30
if ( a is b ):
   print ("3 - a 和 b 有相同的标识")
else:
   print ("3 - a 和 b 没有相同的标识")
 
if ( a is not b ):
   print ("4 - a 和 b 没有相同的标识")
else:
   print ("4 - a 和 b 有相同的标识")

以上实例输出结果:

1 - a 和 b 有相同的标识
2 - a 和 b 有相同的标识
3 - a 和 b 没有相同的标识
4 - a 和 b 没有相同的标识

is 与 == 区别:

is 用于判断两个变量引用对象是否为同一个, == 用于判断引用变量的值是否相等。

>>>a = [1, 2, 3] >>> b = a >>> b is a True >>> b == a True >>> b = a[:] >>> b is a False >>> b == a True

Python运算符优先级

以下表格列出了从最高到最低优先级的所有运算符:

运算符描述
**指数 (最高优先级)
~ + -按位翻转, 一元加号和减号 (最后两个的方法名为 +@ 和 -@)
* / % //乘,除,取模和取整除
+ -加法减法
>> <<右移,左移运算符
&位 'AND'
^ |位运算符
<= < > >=比较运算符
<> == !=等于运算符
= %= /= //= -= += *= **=赋值运算符
is is not身份运算符
in not in成员运算符
not or and逻辑运算符

以下实例演示了Python所有运算符优先级的操作:

实例(Python 3.0+)

#!/usr/bin/python3
 
a = 20
b = 10
c = 15
d = 5
e = 0
 
e = (a + b) * c / d       #( 30 * 15 ) / 5
print ("(a + b) * c / d 运算结果为:",  e)
 
e = ((a + b) * c) / d     # (30 * 15 ) / 5
print ("((a + b) * c) / d 运算结果为:",  e)
 
e = (a + b) * (c / d);    # (30) * (15/5)
print ("(a + b) * (c / d) 运算结果为:",  e)
 
e = a + (b * c) / d;      #  20 + (150/5)
print ("a + (b * c) / d 运算结果为:",  e)

以上实例输出结果:

(a + b) * c / d 运算结果为: 90.0
((a + b) * c) / d 运算结果为: 90.0
(a + b) * (c / d) 运算结果为: 90.0
a + (b * c) / d 运算结果为: 50.0

笔记列表

  • 开始不理解这段:

    以下假设变量 a 为 10, b为 20:

    and x and y 布尔"与" - 如果 x 为 False,x and y 返回 False,否则它返回 y 的计算值。 (a and b) 返回 20。

    百度之后得到结论:

    python 中的 and 从左到右计算表达式,若所有值均为真,则返回最后一个值,若存在假,返回第一个假值;

    or 也是从左到有计算表达式,返回第一个为真的值;

    其中数字 0 是假,其他都是真;

    字符 "" 是假,其他都是真;

  • 一开始输入了

    a = 00111100

    这么个赋值语句被提示了错误,于是去搜了下相关的博客得知 python 中数字有以下的表示方式:

    2 进制是以 0b 开头的: 例如: 0b11 则表示十进制的 3

    8 进制是以 0o 开头的: 例如: 0o11 则表示十进制的 9

    16 进制是以 0x 开头的: 例如: 0x11 则表示十进制的 17

    但是在测试的时候又遇到了个问题,那就是输出来的被自动转化成了十进制:

    >>> a=0b111100
    >>> a
    60

    于是又去找了怎么输出二进制,得到了以下内容:

    分别使用 bin,oct,hex 可输出数字的二进制,八进制,十六进制形式,例如:

    >>> a=0b111100
    >>> a=60
    >>> bin(a)
    '0b111100'
    >>> oct(a)
    '0o74'
    >>> hex(a)
    '0x3c'
  • is 与 == 区别:

    is 用于判断两个变量引用对象是否为同一个, == 用于判断引用变量的值是否相等。

    is not与!=区别于上述一致,一个比较的是引用对象,另一个比较的是两者的值。

    a = 20
    b = 20
     
    if ( a is b ):
       print ("1 - a 和 b 有相同的标识")
    else:
       print ("1 - a 和 b 没有相同的标识")
     
    if ( id(a) == id(b) ):
       print ("2 - a 和 b 有相同的标识")
    else:
       print ("2 - a 和 b 没有相同的标识")
     
    b = 30
    if ( a is b ):
       print ("3 - a 和 b 有相同的标识")
    else:
       print ("3 - a 和 b 没有相同的标识")
     
    if ( a is not b ):
       print ("4 - a 和 b 没有相同的标识")
    else:
       print ("4 - a 和 b 有相同的标识")

    输出结果:

    1 - a 和 b 有相同的标识
    2 - a 和 b 有相同的标识
    3 - a 和 b 没有相同的标识
    4 - a 和 b 没有相同的标识
  • 参考地址

    刚开始学 python,当想要自增运算的时候很自然的 a++,结果发现编译器是不认识 ++ 的,于是去网上搜了一下,结果发现一篇老外的问答很精彩,涉及到了 python 这个语言的设计原理。

    问题无外乎就是 python 没有自增运算符,自增操作是如何实现的。

    回答中有人介绍了关于自增操作,python 不使用 ++ 的哲学逻辑:编译解析上的简洁与语言本身的简洁,就不具体翻译了。

    后面还有老外回答并附带了一个例子非常的精彩,指出了 python 与 c 语言概念上的一些差异,语言描述的可能未必准确,直接上例子:

    >>> b = 5  
    >>> a = 5  
    >>> id(a)  
    162334512  
    >>> id(b)  
    162334512  
    >>> a is b  
    True

    可以看出, python 中,变量是以内容为基准而不是像 c 中以变量名为基准,所以只要你的数字内容是5,不管你起什么名字,这个变量的 ID 是相同的,同时也就说明了 python 中一个变量可以以多个名称访问。

    这样的设计逻辑决定了 python 中数字类型的值是不可变的,因为如果如上例,a 和 b 都是 5,当你改变了 a 时,b 也会跟着变,这当然不是我们希望的。

    因此,正确的自增操作应该 a = a + 1 或者 a += 1,当此 a 自增后,通过 id() 观察可知,id 值变化了,即 a 已经是新值的名称。

  • 纠正一下楼上的一些观点

    楼上的同学所说的在脚本式编程环境中没有问题。但是在交互式环境中,编译器会有一个小整数池的概念,会把(-5,256)间的数预先创建好,而当a和b超过这个范围的时候,两个变量就会指向不同的对象了,因此地址也会不一样,比如下例:

    >>> a=1000
    >>> b=1000
    >>> id(a);id(b)
    2236612366224
    2236617350384
    >>>
  • 位运算,是自己平时最不熟悉的一块,相信很多人也是这样,但巧妙的运用位运算可以来解决很多题目,例如,剑指offer上面的一道:

    输入一个整数,输出该数二进制表示中1的个数。其中负数用补码表示。

    # -*- coding:utf-8 -*-
    
    class Solution:
        def NumberOf1(self, n):
            # write code here
            cnt = 0
            if n<0:
                n = n & 0xffffffff
            while n:
                cnt+=1
                n = (n-1) & n
            return cnt

    通过按位与,巧妙的计算出二进制中"1"的个数。

Python3 运算符


什么是运算符?

本章节主要说明Python的运算符。举个简单的例子 4 +5 = 9 。 例子中,45 被称为操作数,"+" 称为运算符。

Python语言支持以下类型的运算符:

接下来让我们一个个来学习Python的运算符。


Python算术运算符

以下假设变量a为10,变量b为21:

运算符描述实例
+加 - 两个对象相加a + b 输出结果 31
-减 - 得到负数或是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a - b 输出结果 -11
*乘 - 两个数相乘或是返回一个被重复若干次的字符串a * b 输出结果 210
/除 - x 除以 yb / a 输出结果 2.1
%取模 - 返回除法的余数b % a 输出结果 1
**幂 - 返回x的y次幂a**b 为10的21次方
//取整除 - 返回商的整数部分9//2 输出结果 4 , 9.0//2.0 输出结果 4.0

以下实例演示了Python所有算术运算符的操作:

实例(Python 3.0+)

#!/usr/bin/python3
 
a = 21
b = 10
c = 0
 
c = a + b
print ("1 - c 的值为:", c)
 
c = a - b
print ("2 - c 的值为:", c)
 
c = a * b
print ("3 - c 的值为:", c)
 
c = a / b
print ("4 - c 的值为:", c)
 
c = a % b
print ("5 - c 的值为:", c)
 
# 修改变量 a 、b 、c
a = 2
b = 3
c = a**b 
print ("6 - c 的值为:", c)
 
a = 10
b = 5
c = a//b 
print ("7 - c 的值为:", c)

以上实例输出结果:

1 - c 的值为: 31
2 - c 的值为: 11
3 - c 的值为: 210
4 - c 的值为: 2.1
5 - c 的值为: 1
6 - c 的值为: 8
7 - c 的值为: 2

Python比较运算符

以下假设变量a为10,变量b为20:

运算符描述实例
==等于 - 比较对象是否相等(a == b) 返回 False。
!=不等于 - 比较两个对象是否不相等(a != b) 返回 True。
>大于 - 返回x是否大于y(a > b) 返回 False。
<小于 - 返回x是否小于y。所有比较运算符返回1表示真,返回0表示假。这分别与特殊的变量True和False等价。注意,这些变量名的大写。(a < b) 返回 True。
>=大于等于 - 返回x是否大于等于y。(a >= b) 返回 False。
<=小于等于 - 返回x是否小于等于y。(a <= b) 返回 True。

以下实例演示了Python所有比较运算符的操作:

实例(Python 3.0+)

#!/usr/bin/python3
 
a = 21
b = 10
c = 0
 
if ( a == b ):
   print ("1 - a 等于 b")
else:
   print ("1 - a 不等于 b")
 
if ( a != b ):
   print ("2 - a 不等于 b")
else:
   print ("2 - a 等于 b")
 
if ( a < b ):
   print ("3 - a 小于 b")
else:
   print ("3 - a 大于等于 b")
 
if ( a > b ):
   print ("4 - a 大于 b")
else:
   print ("4 - a 小于等于 b")
 
# 修改变量 a 和 b 的值
a = 5;
b = 20;
if ( a <= b ):
   print ("5 - a 小于等于 b")
else:
   print ("5 - a 大于  b")
 
if ( b >= a ):
   print ("6 - b 大于等于 a")
else:
   print ("6 - b 小于 a")

以上实例输出结果:

1 - a 不等于 b
2 - a 不等于 b
3 - a 大于等于 b
4 - a 大于 b
5 - a 小于等于 b
6 - b 大于等于 a

Python赋值运算符

以下假设变量a为10,变量b为20:

运算符描述实例
=简单的赋值运算符c = a + b 将 a + b 的运算结果赋值为 c
+=加法赋值运算符c += a 等效于 c = c + a
-=减法赋值运算符c -= a 等效于 c = c - a
*=乘法赋值运算符c *= a 等效于 c = c * a
/=除法赋值运算符c /= a 等效于 c = c / a
%=取模赋值运算符c %= a 等效于 c = c % a
**=幂赋值运算符c **= a 等效于 c = c ** a
//=取整除赋值运算符c //= a 等效于 c = c // a

以下实例演示了Python所有赋值运算符的操作:

实例(Python 3.0+)

#!/usr/bin/python3
 
a = 21
b = 10
c = 0
 
c = a + b
print ("1 - c 的值为:", c)
 
c += a
print ("2 - c 的值为:", c)
 
c *= a
print ("3 - c 的值为:", c)
 
c /= a 
print ("4 - c 的值为:", c)
 
c = 2
c %= a
print ("5 - c 的值为:", c)
 
c **= a
print ("6 - c 的值为:", c)
 
c //= a
print ("7 - c 的值为:", c)

以上实例输出结果:

1 - c 的值为: 31
2 - c 的值为: 52
3 - c 的值为: 1092
4 - c 的值为: 52.0
5 - c 的值为: 2
6 - c 的值为: 2097152
7 - c 的值为: 99864

Python位运算符

按位运算符是把数字看作二进制来进行计算的。Python中的按位运算法则如下:

下表中变量 a 为 60,b 为 13二进制格式如下:

a = 0011 1100

b = 0000 1101

-----------------

a&b = 0000 1100

a|b = 0011 1101

a^b = 0011 0001

~a  = 1100 0011
运算符描述实例
&按位与运算符:参与运算的两个值,如果两个相应位都为1,则该位的结果为1,否则为0(a & b) 输出结果 12 ,二进制解释: 0000 1100
|按位或运算符:只要对应的二个二进位有一个为1时,结果位就为1。(a | b) 输出结果 61 ,二进制解释: 0011 1101
^按位异或运算符:当两对应的二进位相异时,结果为1(a ^ b) 输出结果 49 ,二进制解释: 0011 0001
~按位取反运算符:对数据的每个二进制位取反,即把1变为0,把0变为1。~x 类似于 -x-1(~a ) 输出结果 -61 ,二进制解释: 1100 0011, 在一个有符号二进制数的补码形式。
<<左移动运算符:运算数的各二进位全部左移若干位,由"<<"右边的数指定移动的位数,高位丢弃,低位补0。a << 2 输出结果 240 ,二进制解释: 1111 0000
>>右移动运算符:把">>"左边的运算数的各二进位全部右移若干位,">>"右边的数指定移动的位数a >> 2 输出结果 15 ,二进制解释: 0000 1111

以下实例演示了Python所有位运算符的操作:

实例(Python 3.0+)

#!/usr/bin/python3
 
a = 60            # 60 = 0011 1100 
b = 13            # 13 = 0000 1101 
c = 0
 
c = a & b;        # 12 = 0000 1100
print ("1 - c 的值为:", c)
 
c = a | b;        # 61 = 0011 1101 
print ("2 - c 的值为:", c)
 
c = a ^ b;        # 49 = 0011 0001
print ("3 - c 的值为:", c)
 
c = ~a;           # -61 = 1100 0011
print ("4 - c 的值为:", c)
 
c = a << 2;       # 240 = 1111 0000
print ("5 - c 的值为:", c)
 
c = a >> 2;       # 15 = 0000 1111
print ("6 - c 的值为:", c)

以上实例输出结果:

1 - c 的值为: 12
2 - c 的值为: 61
3 - c 的值为: 49
4 - c 的值为: -61
5 - c 的值为: 240
6 - c 的值为: 15

Python逻辑运算符

Python语言支持逻辑运算符,以下假设变量 a 为 10, b为 20:

运算符逻辑表达式描述实例
andx and y布尔"与" - 如果 x 为 False,x and y 返回 False,否则它返回 y 的计算值。(a and b) 返回 20。
orx or y布尔"或" - 如果 x 是 True,它返回 x 的值,否则它返回 y 的计算值。(a or b) 返回 10。
notnot x布尔"非" - 如果 x 为 True,返回 False 。如果 x 为 False,它返回 True。not(a and b) 返回 False

以上实例输出结果:

实例(Python 3.0+)

#!/usr/bin/python3
 
a = 10
b = 20
 
if ( a and b ):
   print ("1 - 变量 a 和 b 都为 true")
else:
   print ("1 - 变量 a 和 b 有一个不为 true")
 
if ( a or b ):
   print ("2 - 变量 a 和 b 都为 true,或其中一个变量为 true")
else:
   print ("2 - 变量 a 和 b 都不为 true")
 
# 修改变量 a 的值
a = 0
if ( a and b ):
   print ("3 - 变量 a 和 b 都为 true")
else:
   print ("3 - 变量 a 和 b 有一个不为 true")
 
if ( a or b ):
   print ("4 - 变量 a 和 b 都为 true,或其中一个变量为 true")
else:
   print ("4 - 变量 a 和 b 都不为 true")
 
if not( a and b ):
   print ("5 - 变量 a 和 b 都为 false,或其中一个变量为 false")
else:
   print ("5 - 变量 a 和 b 都为 true")

以上实例输出结果:

1 - 变量 a 和 b 都为 true
2 - 变量 a 和 b 都为 true,或其中一个变量为 true
3 - 变量 a 和 b 有一个不为 true
4 - 变量 a 和 b 都为 true,或其中一个变量为 true
5 - 变量 a 和 b 都为 false,或其中一个变量为 false

Python成员运算符

除了以上的一些运算符之外,Python还支持成员运算符,测试实例中包含了一系列的成员,包括字符串,列表或元组。

运算符描述实例
in如果在指定的序列中找到值返回 True,否则返回 False。x 在 y 序列中 , 如果 x 在 y 序列中返回 True。
not in如果在指定的序列中没有找到值返回 True,否则返回 False。x 不在 y 序列中 , 如果 x 不在 y 序列中返回 True。

以下实例演示了Python所有成员运算符的操作:

实例(Python 3.0+)

#!/usr/bin/python3
 
a = 10
b = 20
list = [1, 2, 3, 4, 5 ];
 
if ( a in list ):
   print ("1 - 变量 a 在给定的列表中 list 中")
else:
   print ("1 - 变量 a 不在给定的列表中 list 中")
 
if ( b not in list ):
   print ("2 - 变量 b 不在给定的列表中 list 中")
else:
   print ("2 - 变量 b 在给定的列表中 list 中")
 
# 修改变量 a 的值
a = 2
if ( a in list ):
   print ("3 - 变量 a 在给定的列表中 list 中")
else:
   print ("3 - 变量 a 不在给定的列表中 list 中")

以上实例输出结果:

1 - 变量 a 不在给定的列表中 list 中
2 - 变量 b 不在给定的列表中 list 中
3 - 变量 a 在给定的列表中 list 中

Python身份运算符

身份运算符用于比较两个对象的存储单元

运算符描述实例
isis 是判断两个标识符是不是引用自一个对象x is y, 类似 id(x) == id(y) , 如果引用的是同一个对象则返回 True,否则返回 False
is notis not 是判断两个标识符是不是引用自不同对象x is not y , 类似 id(a) != id(b)。如果引用的不是同一个对象则返回结果 True,否则返回 False。

注:id() 函数用于获取对象内存地址。

以下实例演示了Python所有身份运算符的操作:

实例(Python 3.0+)

#!/usr/bin/python3
 
a = 20
b = 20
 
if ( a is b ):
   print ("1 - a 和 b 有相同的标识")
else:
   print ("1 - a 和 b 没有相同的标识")
 
if ( id(a) == id(b) ):
   print ("2 - a 和 b 有相同的标识")
else:
   print ("2 - a 和 b 没有相同的标识")
 
# 修改变量 b 的值
b = 30
if ( a is b ):
   print ("3 - a 和 b 有相同的标识")
else:
   print ("3 - a 和 b 没有相同的标识")
 
if ( a is not b ):
   print ("4 - a 和 b 没有相同的标识")
else:
   print ("4 - a 和 b 有相同的标识")

以上实例输出结果:

1 - a 和 b 有相同的标识
2 - a 和 b 有相同的标识
3 - a 和 b 没有相同的标识
4 - a 和 b 没有相同的标识

is 与 == 区别:

is 用于判断两个变量引用对象是否为同一个, == 用于判断引用变量的值是否相等。

>>>a = [1, 2, 3] >>> b = a >>> b is a True >>> b == a True >>> b = a[:] >>> b is a False >>> b == a True

Python运算符优先级

以下表格列出了从最高到最低优先级的所有运算符:

运算符描述
**指数 (最高优先级)
~ + -按位翻转, 一元加号和减号 (最后两个的方法名为 +@ 和 -@)
* / % //乘,除,取模和取整除
+ -加法减法
>> <<右移,左移运算符
&位 'AND'
^ |位运算符
<= < > >=比较运算符
<> == !=等于运算符
= %= /= //= -= += *= **=赋值运算符
is is not身份运算符
in not in成员运算符
not or and逻辑运算符

以下实例演示了Python所有运算符优先级的操作:

实例(Python 3.0+)

#!/usr/bin/python3
 
a = 20
b = 10
c = 15
d = 5
e = 0
 
e = (a + b) * c / d       #( 30 * 15 ) / 5
print ("(a + b) * c / d 运算结果为:",  e)
 
e = ((a + b) * c) / d     # (30 * 15 ) / 5
print ("((a + b) * c) / d 运算结果为:",  e)
 
e = (a + b) * (c / d);    # (30) * (15/5)
print ("(a + b) * (c / d) 运算结果为:",  e)
 
e = a + (b * c) / d;      #  20 + (150/5)
print ("a + (b * c) / d 运算结果为:",  e)

以上实例输出结果:

(a + b) * c / d 运算结果为: 90.0
((a + b) * c) / d 运算结果为: 90.0
(a + b) * (c / d) 运算结果为: 90.0
a + (b * c) / d 运算结果为: 50.0

笔记列表

  • 开始不理解这段:

    以下假设变量 a 为 10, b为 20:

    and x and y 布尔"与" - 如果 x 为 False,x and y 返回 False,否则它返回 y 的计算值。 (a and b) 返回 20。

    百度之后得到结论:

    python 中的 and 从左到右计算表达式,若所有值均为真,则返回最后一个值,若存在假,返回第一个假值;

    or 也是从左到有计算表达式,返回第一个为真的值;

    其中数字 0 是假,其他都是真;

    字符 "" 是假,其他都是真;

  • 一开始输入了

    a = 00111100

    这么个赋值语句被提示了错误,于是去搜了下相关的博客得知 python 中数字有以下的表示方式:

    2 进制是以 0b 开头的: 例如: 0b11 则表示十进制的 3

    8 进制是以 0o 开头的: 例如: 0o11 则表示十进制的 9

    16 进制是以 0x 开头的: 例如: 0x11 则表示十进制的 17

    但是在测试的时候又遇到了个问题,那就是输出来的被自动转化成了十进制:

    >>> a=0b111100
    >>> a
    60

    于是又去找了怎么输出二进制,得到了以下内容:

    分别使用 bin,oct,hex 可输出数字的二进制,八进制,十六进制形式,例如:

    >>> a=0b111100
    >>> a=60
    >>> bin(a)
    '0b111100'
    >>> oct(a)
    '0o74'
    >>> hex(a)
    '0x3c'
  • is 与 == 区别:

    is 用于判断两个变量引用对象是否为同一个, == 用于判断引用变量的值是否相等。

    is not与!=区别于上述一致,一个比较的是引用对象,另一个比较的是两者的值。

    a = 20
    b = 20
     
    if ( a is b ):
       print ("1 - a 和 b 有相同的标识")
    else:
       print ("1 - a 和 b 没有相同的标识")
     
    if ( id(a) == id(b) ):
       print ("2 - a 和 b 有相同的标识")
    else:
       print ("2 - a 和 b 没有相同的标识")
     
    b = 30
    if ( a is b ):
       print ("3 - a 和 b 有相同的标识")
    else:
       print ("3 - a 和 b 没有相同的标识")
     
    if ( a is not b ):
       print ("4 - a 和 b 没有相同的标识")
    else:
       print ("4 - a 和 b 有相同的标识")

    输出结果:

    1 - a 和 b 有相同的标识
    2 - a 和 b 有相同的标识
    3 - a 和 b 没有相同的标识
    4 - a 和 b 没有相同的标识
  • 参考地址

    刚开始学 python,当想要自增运算的时候很自然的 a++,结果发现编译器是不认识 ++ 的,于是去网上搜了一下,结果发现一篇老外的问答很精彩,涉及到了 python 这个语言的设计原理。

    问题无外乎就是 python 没有自增运算符,自增操作是如何实现的。

    回答中有人介绍了关于自增操作,python 不使用 ++ 的哲学逻辑:编译解析上的简洁与语言本身的简洁,就不具体翻译了。

    后面还有老外回答并附带了一个例子非常的精彩,指出了 python 与 c 语言概念上的一些差异,语言描述的可能未必准确,直接上例子:

    >>> b = 5  
    >>> a = 5  
    >>> id(a)  
    162334512  
    >>> id(b)  
    162334512  
    >>> a is b  
    True

    可以看出, python 中,变量是以内容为基准而不是像 c 中以变量名为基准,所以只要你的数字内容是5,不管你起什么名字,这个变量的 ID 是相同的,同时也就说明了 python 中一个变量可以以多个名称访问。

    这样的设计逻辑决定了 python 中数字类型的值是不可变的,因为如果如上例,a 和 b 都是 5,当你改变了 a 时,b 也会跟着变,这当然不是我们希望的。

    因此,正确的自增操作应该 a = a + 1 或者 a += 1,当此 a 自增后,通过 id() 观察可知,id 值变化了,即 a 已经是新值的名称。

  • 纠正一下楼上的一些观点

    楼上的同学所说的在脚本式编程环境中没有问题。但是在交互式环境中,编译器会有一个小整数池的概念,会把(-5,256)间的数预先创建好,而当a和b超过这个范围的时候,两个变量就会指向不同的对象了,因此地址也会不一样,比如下例:

    >>> a=1000
    >>> b=1000
    >>> id(a);id(b)
    2236612366224
    2236617350384
    >>>
  • 位运算,是自己平时最不熟悉的一块,相信很多人也是这样,但巧妙的运用位运算可以来解决很多题目,例如,剑指offer上面的一道:

    输入一个整数,输出该数二进制表示中1的个数。其中负数用补码表示。

    # -*- coding:utf-8 -*-
    
    class Solution:
        def NumberOf1(self, n):
            # write code here
            cnt = 0
            if n<0:
                n = n & 0xffffffff
            while n:
                cnt+=1
                n = (n-1) & n
            return cnt

    通过按位与,巧妙的计算出二进制中"1"的个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