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研究tornado时,有个Etag比较好奇,从网上查询摘录如下: Etag在HTTP1.1中有介绍,主要的作用就是在(css file, image, javascript file)文件后面添加一
Expires、Cache-Control、Last-Modified、ETag都是在http response的返回header中 用来控制浏览器客户端缓存行为的。 1.Expires在HTTP/1
为了提高站点的访问速度,使用缓存来优化。缓存主要分为 强缓存和协商缓存。 协商缓存 主要分为last-modified、etag。下面我主要通过代码修改来表现各个缓存之间的区别。先讨论协商缓存。las
前言 在HTTP1.1规范中,新增了一个HTTP头信息:ETag。对于普通开发者来说,可能平时真的不会接触到该HTTP头。平时接触不到或者说用得少,不代表这个请求头不重要。ETag使用得当,是可以减少
整理者:华科小涛:http://www.cnblogs.com/hust-ghtao/ 前段时间参加某公司的面试,问我ETag字段,当时说的不是很清楚,找了些资料,整理为此篇。 简单的说ETag即类似
浏览器请求资源的过程 一、验证头 1、Last-Modified 2、Etag 1、Last-Modified 上次修改时间, 配合If-Modified-Since或者If-Unmodified-S
views.py @condition(etag_func=None) def start_brecc_import(request): resp = HttpResponse( stream_gen
Etag在HTTP1.1中有介绍,主要的作用就是在(css file, image, javascript file)文件后面添加一个唯一的参数(相当于查询参数字符串),Etag有服务器端生成,并且随
http响应Last-Modified和ETag [日期:2008-06-16] 来源: 作者: [字体:大 中 小] 基础知识 1) 什么是”Last-Modified”? 在浏览器第一
这两个字段都和HTTP协议的缓存控制相关。 浏览器缓存机制是通过HTTP协议Header里的Cache-Control(或Expires)和Last-Modified(或 Etag)等字段来实现。 这